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出自 唐代 宋之问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译文驻望着北极星,我思念君王,而自身却将被放逐到遥远的南海之滨。
注释怀:惦念。
赏析这句话以北极和南溟为喻,表达了作者对明主的思念和对被贬逐臣的同情。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既体现了忠诚之心,又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传递出古代官员被贬的复杂心境。
前半句"北极怀明主"中,"北极"指代朝廷中枢,像北极星一样尊贵稳定;"怀明主"则暗含对贤明君主的忠诚与期待。诗人虽身处权力中心,却仍保持谦卑姿态,体现了传统士大夫对君主的尊崇。
后半句"南溟作逐臣"笔锋一转,"南溟"指遥远的南方海域,与"北极"形成强烈反差;"逐臣"点明被贬身份。这里既有被放逐的失落,又暗含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昨日还在君王身侧,今日已成天涯孤客。
全诗通过"北极-南溟"的空间对仗和"明主-逐臣"的身份转换,在短短十字间构建出巨大的情感张力。既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政治情怀,又暗含人生际遇无常的深刻哲思。这种将宏大时空与个人命运相结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以小见大的艺术魅力所在。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