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
现代解析
这句古文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对生命脆弱与命运无常的感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字面意思
就像一朵花,如果突然被风雨粗暴折断,不如让它自然凋零、化作泥土。前一种是被迫的伤害,后一种是自然的归宿。
2. 深层含义
作者在说:人生中有些突如其来的打击("恶经风浪")比自然的衰亡更让人痛苦。与其被外力残酷摧毁,不如平静接受生命自然的消逝("判委尘沙"),后者反而更有尊严。
3. 现实启示
这句话道出了人对两种困境的态度:抗拒不了的厄运(如意外灾难)和必然的衰老消亡。作者更倾向于接受自然规律,而非挣扎于不可控的暴力摧残,这种思想里藏着对"体面结局"的追求。
魅力所在:
短短16个字,用风雨摧花这样常见的画面,把抽象的人生困境写得鲜活可感。不直接说"我害怕横祸",而是通过对比花的两种结局,让读者自己体会到哪种痛苦更值得悲哀。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