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洛阳三月繁花似锦的美景,同时巧妙道出了自然造物的神奇。
"花如锦"三个字是点睛之笔:把遍地盛开的鲜花比作精心编织的锦缎,既写出花朵的密集绚烂,又暗含了人工织锦的精致感。这种联想让人瞬间在脑海中浮现出两种美好事物叠加的画面——既有大自然的鲜活,又有人类工艺的细腻。
后句"多少工夫织得成"最有趣。诗人故意用反问的语气,假装疑惑地问:要花费多少人工才能织出这样壮观的"花锦"啊?这其实是明知故问,因为谁都明白这样规模的花海不可能是人工所为。这种假装不懂的写法,反而突出了自然之力的伟大——再厉害的能工巧匠,也复制不出春天的手笔。
整句话的精妙在于:表面在赞叹花朵的美丽,实则通过人与自然的对比,让人感受到造物主的神奇。就像我们看到特别壮观的景色时,常会感叹"这简直不像真的"一样,诗人用织锦这个接地气的比喻,让读者都能体会到那种震撼感。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