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出自 宋代 柳永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水陆交通的繁忙画面:路上行人匆匆,车马不停(“只轮”指代车辆),河上船只穿梭(“双桨”指代船只)。但作者犀利地指出,这些奔波的身影本质上都是追逐名利的人。
核心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用"车轮""船桨"两个细节就勾勒出古代水陆交通的立体场景,让现代读者也能立即想象出那种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2. 讽刺深刻:表面上写交通繁忙,实则揭露了古今相通的人性真相——无论坐车的、乘船的,还是步行的,大家忙忙碌碌都是为了"名利"二字。这种看透世相的洞察力,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3. 对比巧妙:把交通工具(车轮/船桨)这种没有感情的物件,与追逐名利的活生生的人并置,形成微妙的反差,让人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些交通工具承载的都是欲望。
最精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批判,只是平静地陈述这个观察,却让每个读者都能从中照见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这种跨越千年的共鸣,正是这句话的生命力所在。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