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将舞鹤管,误向惊凫吹。

出自 唐代 孟郊 《答姚怤见寄》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贤哲不苟合,出处亦待时。
而我独迷见,意求异士知。
如将舞鹤管,误向惊凫吹。
大雅难具陈,正声易漂沦。
君有丈夫泪,泣人不泣身。
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假如你拿着本该指挥仙鹤跳舞的乐器(象征高雅艺术),却错把它对着受惊的野鸭吹奏(象征粗俗或不合时宜的对象)。就像拿着交响乐指挥棒去指挥菜市场嘈杂声,完全不对路。

它精妙地表达了三种人生智慧:
1. 工具要用对场合——再好的笛子,对鸭子吹也是白费劲
2. 沟通要看对象——和不懂欣赏的人谈艺术,等于对牛弹琴
3. 做事要顺势而为——受惊的鸭子需要安抚,而非强迫它们跳舞

最妙的是"惊凫"这个意象,既暗示对象状态不对(受惊),又暗指品类不匹配(野鸭非仙鹤),短短10个字就道破了人际交往和做事方法的普遍困境。就像现代人用学术语言讲段子,或在短视频平台发哲学论文,都会产生这种错位的幽默与无奈。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