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夜场景,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最动人的意境。
"桂子月中落"说的是桂花从月亮上飘落下来。古人认为月宫中有桂花树,诗人将神话融入现实——秋夜微风拂过,枝头金黄的桂花簌簌飘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洒下来的仙种。一个"落"字让静止的月光有了动态的美感。
"天香云外飘"形容桂花香气的超凡脱俗。桂花的芬芳不像寻常花香,它清冽悠长,乘着夜风直上云霄,穿透云层飘向天际。这里的"天香"既指天然香气,又暗含"天上仙香"的意味。
两句诗通过"视觉(落花)—嗅觉(香气)"的感官联动,用"月中"和"云外"这两个空间意象,把人间常见的桂花升华成了连接天地的精灵。不需要华丽辞藻,只是白描式的叙述,就让人仿佛看见碎金般的桂花在月下纷飞,闻见那穿透夜空的清甜气息,感受到秋天最动人的瞬间。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