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时间流逝和人生跋涉的双重画面,用日常事物作比喻,通俗却充满深意。
前半句"冉冉年时暮"像看着太阳慢慢西沉——"冉冉"是缓缓移动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着时钟指针走动却抓不住时间。把人生比作一天的光景,晚年就像黄昏时分,温暖中带着淡淡的紧迫感。这里用日落比喻衰老,比直接说"人老了"更有画面感。
后半句"迢迢天路征"如同现代人说的"人生长途"——"迢迢"是遥远看不到头的样子,"天路"指人生这条望不到尽头的路。一个"征"字把人生比作不能停下的行军,就像现代人说的"人生就像骑自行车,停下来就会摔倒"。
两句合起来看,前句说时间不等人,后句说人生不能停,用日夜交替的自然现象道出生命规律。就像我们既感叹"一年又过去了",又不得不继续为生活奔波。这种对生命流逝的敏锐感知,用夕阳和长路两个寻常意象就说得明明白白,正是古诗把深刻道理讲得通俗易懂的智慧。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