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

出自 唐代 刘长卿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人生常态:曾经熟悉的事物渐渐远去,而前路又充满未知的分离。

"旧游成远道"说的是,过去那些一起游玩的朋友、走过的路,如今都成了遥远的回忆。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明明是很熟悉的场景,却因为时间流逝变得陌生而难以触及。

"此去更违乡"则表达即将踏上新旅程时的不舍——明知往前走会离家乡越来越远,却又不得不出发。这种矛盾心理就像现代人离乡打工时,既向往新机遇,又舍不得离开熟悉的环境。

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把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失去"与"告别"浓缩成十个字。没有夸张的修辞,却让人读来心头一颤,因为它触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不安,以及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正是诗句最大的魅力。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