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十五岁的辽东少女,她擅长弹奏琵琶,且能歌善舞。短短十四个字,却勾勒出一个鲜活灵动的少女形象。
"辽东小妇年十五"——开篇就交代了人物的地域、身份和年龄。辽东(今东北地区)点出她带着北方特有的爽利气质,"小妇"既表明她已出嫁的少女身份,又透着一股俏皮感。十五岁正是青春洋溢的年纪,让人自然联想到她明媚的模样。
"惯弹琵琶解歌舞"——后两句集中展现她的才艺。"惯弹"说明琵琶技艺纯熟,不是临时凑趣;"解歌舞"的"解"字用得极妙,既表示"懂得",又暗含"擅长"之意。一个"解"字就让读者仿佛看到她随着琵琶旋律翩然起舞的灵动姿态。
整句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最简练的文字完成人物速写,像一幅简笔勾勒的仕女图
2. "惯弹"与"解"这两个动词的精准运用,使静态描写瞬间生动
3. 通过音乐和舞蹈的意象组合,让文字自带韵律感
4. 看似客观描述,实则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位多才少女的欣赏
这种白描手法就像现代的人物特写镜头,没有华丽辞藻,仅用几个关键细节就让角色跃然纸上,展现出古代诗歌"以少胜多"的语言魅力。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