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出自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译文古代的君子贤士,有了过错就去改正。
注释过:错误。
赏析君子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羞愧或者沮丧,而是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改正。
现代解析
这句话讲的是古代有修养的人对待错误的态度:犯了错就改正。
它的精髓在于两点:
1. 不逃避责任——真正的君子不会找借口掩饰过错,而是坦然承认。就像生活中打翻水杯,第一反应不是怪地板滑,而是赶紧擦干净。
2. 行动力比面子重要——普通人怕丢脸而硬撑,但君子认为改正错误比维护形象更重要。好比做饭烧焦了,马上重做一锅,比强行说"焦了更香"更值得尊重。
这句话的魅力在于用简单六个字,戳中了一个永恒真理:成长的关键不是不犯错,而是犯错后的态度。直到今天,那些受人尊敬的领导者、朋友或家人,往往都具备这种"错了就改"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