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出自 唐代 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充满情绪的画面,用简单的意象传递出孤独与艰辛的感受。

“疲马山中愁日晚”可以这样理解:一匹疲惫的老马在山路上缓慢行走,眼看太阳快要落山,内心充满忧愁。这里的“疲马”不仅是写实,也暗喻人生旅途的劳累;“日晚”既指时间紧迫,也暗示着前路未卜的焦虑。诗人用马代人,让读者感受到行路者的身心俱疲。

“孤舟江上畏春寒”则刻画了另一幅场景:一条小船孤独地漂在江面,船上的人正忍受着早春的寒意。这里的“孤舟”强调形单影只,“春寒”不仅指天气的冷,更暗示着处境艰难——春天本该温暖,此刻却让人发抖,这种反差强化了孤立无援的感觉。

两句话通过“马”与“舟”两个移动的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漂泊”的主题。山中的马和江上的船都在行进中,却都陷入困境:一个困于时间(日晚),一个困于环境(春寒)。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难过”,而是通过动物和景物的状态,让读者自然体会到那种疲惫、孤独、对前路的担忧。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比直接说“我很辛苦”更有感染力,能让读者自己品味出生活的艰辛滋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