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打我一时羞,我打别人三日忧。

出自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译文自已被别人打了只有一时的羞辱,而自己打了别人就会一直担忧别人上门寻仇。

注释一时:暂时;一会儿。

赏析指人们常常会因一时冲动而言行过激,事后又会因冲突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内心感到懊悔、羞愧,劝人发生纠纷时要会克制,决不可动粗。

现代解析

这句俗语讲的是人际冲突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用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人性中微妙的情绪反应。

前半句"别人打我一时羞"描述的是被冒犯时的即时反应:当受到他人攻击或侮辱时,第一反应是强烈的羞耻感,就像被人当众打了一巴掌那样火辣辣的难受。但这种情绪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皮肤上的红印,随着时间会逐渐消退。

后半句"我打别人三日忧"则揭示了攻击者的后续心理:当自己成为施加伤害的一方时,会产生更持久的心理负担。这里的"三日"不是确指三天,而是比喻这种忧虑会持续萦绕心头——担心报复、愧疚自责、害怕影响声誉等。就像拳头打出去后,手上的疼痛消失了,但心里的疙瘩却久久不散。

这句话的精妙在于用"一时"与"三日"的对比,生动展现了人际冲突中施害者比受害者承受更长久心理压力的现象。它提醒我们:伤害他人带来的心理代价,往往比被伤害时的即时痛苦更持久。这种洞察既反映了中国人"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处世智慧,也暗含"施暴者终将自食其果"的警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