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疲惫旅人终于得到心灵慰藉的生动画面,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动人之处:
1. 生活困境的写照
"鞍马困尘埃"用马背上的颠簸和满身尘土,形象地表现出长期奔波劳碌的生存状态。就像现代人挤地铁、加班到深夜的疲惫感,让人瞬间联想到自己为生活奔波的辛酸。
2. 自然疗愈的力量
一个"赖"字道出关键转折,显示诗人把青山当作救命稻草。当城市生活让人窒息时,我们也会突然被窗外的晚霞治愈,这种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跨越了千年依然鲜活。
3. 豁达心境的诞生
"豁我怀"的"豁"字用得极妙,就像紧闭的窗户突然打开,清风扑面而来的畅快感。这种压抑后突然释怀的情绪起伏,比直接描写快乐更打动人心。
整句诗的精妙在于,它用马鞍尘土的具体意象说尽了成年人的疲惫,又用青山敞怀的比喻道出了最好的解压方式。就像今天我们会说"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幸好还有山水可以治愈",古今人类的情感共鸣就这样被短短十四个字道破了。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