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大白话翻译就是:“地方上照样像太平年月一样收税,可老百姓的日子却从没被官府真正体恤过。”
它直戳古代社会的一个矛盾现象:官府机械地执行征税任务(“平宁征赋税”),却对百姓的生存困境视而不见(“未尝安存”)。诗人用“还似”“未尝”形成强烈对比——表面上一切如常,实则民生凋敝。就像今天某些地方,政策文件写得漂亮,但执行时只管完成指标,不管群众实际困难。
这种写法的高明之处在于:
1. 用平静语气说尖锐问题——不直接骂贪官,但“照常收税”和“无人关心”的对比,比怒吼更有力量;
2. 典型场景引发共鸣——从古至今,人们对“形式主义”“冷漠行政”的厌恶是相通的,容易让读者联想到现实。
本质上,它揭露了任何时代都需警惕的现象:官僚系统若只机械运作,就会失去为民服务的初心。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