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出自 唐代 皮日休 《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古代农人采摘时的辛劳场景,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忙活好一会儿才捧起一小把,折腾一整天才勉强装满筐。”

它的魅力在于用极简的文字戳中了生活的真相:
1. 时间与成果的强烈反差——"一会儿"和"一整天"的对比,让人瞬间感受到劳作的艰辛。就像现代人加班到深夜才完成一个项目,那种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疲惫感是相通的。

2. 动作的镜头感——"捧起"和"装满"这两个动作像电影慢镜头,让我们仿佛看见佝偻的背影在田间反复弯腰,每一粒收获都凝结着汗水。这种画面感比直接说"很辛苦"更有冲击力。

3. 隐藏的生活智慧——表面写农事,实则暗喻所有需要积累的事情:学习新技能、存钱、养育孩子...都在提醒我们:真正的收获从来不会突然降临,都是靠点滴坚持攒出来的。

这种跨越千年的共鸣,正是古典诗句的生命力——它把最普通的劳动场景,变成了所有人都能代入的人生隐喻。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