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出自 唐代 王昌龄 《西宫春怨》

译文斜抱着云和在月下独自凝望夜空,只看见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不见昭阳宫。

注释云和:古代琴瑟一类乐器的代称。朦胧: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昭阳:宫殿名,曾为赵飞燕所居。这里指皇帝的居处。

赏析此句写女子百无聊赖之余的举动和情态,更突出了幽囚在深宫中的怨女的极其痛苦的心情。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月夜朦胧的宫廷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1. 画面感
"斜抱云和"像一个人斜抱着琴(云和是古琴的代称),姿态优雅闲适;"深见月"则让人联想到月光从高处洒落,穿透云层的深邃景象。两相结合,营造出夜晚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2. 隐藏的美感
"朦胧树色"说明月光被树影过滤,光线变得柔和模糊;"隐昭阳"(昭阳指宫殿)暗示繁华的宫阙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这种半遮半掩的描写,比直接展现全景更引人遐想。

3. 情感暗流
通过"斜抱""朦胧""隐"等词,能感受到一种欲说还休的情绪——可能是宫中人的孤寂,或是旁观者对繁华背后的感慨。就像我们今天用滤镜拍照,柔光效果反而比清晰直白更有味道。

4. 现代类比
这场景类似夜晚路过灯火阑珊的现代建筑群:你抱着吉他靠在路灯下,抬头看见玻璃幕墙反射的月光与树影交错,远处写字楼的灯光在夜色中明灭不定。那种虚实交织的美,古今相通。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