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台吴蟾友奉董宗师命主桐柏观
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中有飞仙共来往。
东方未白天鸡号,扶桑赤日三更上。
山人曾识玉蟾翁,丹砂九返面如童。
吹笙醉跨千年鹤,朝上崆峒暮庐霍。
葛洪井西松树老,子晋台下桃花落。
日边人寄董师书,别我却入天合居。
麻姑相见已白发,蓬莱弱水人何如。
我亦张帆上南斗,餐霞有诀能相授。
青天更约借龙骑,福地应知今虎守。
东方未白天鸡号,扶桑赤日三更上。
山人曾识玉蟾翁,丹砂九返面如童。
吹笙醉跨千年鹤,朝上崆峒暮庐霍。
葛洪井西松树老,子晋台下桃花落。
日边人寄董师书,别我却入天合居。
麻姑相见已白发,蓬莱弱水人何如。
我亦张帆上南斗,餐霞有诀能相授。
青天更约借龙骑,福地应知今虎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吴蟾友的道士,他奉董宗师的命令前往桐柏观担任主持。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和道士的神奇生活。
开头,诗人用“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来形容天台山的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接着,他提到山中飞仙往来,东方未亮时天鸡号叫,太阳在扶桑升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
诗中提到吴蟾友曾与玉蟾翁相识,玉蟾翁是一位炼丹高手,通过九次炼丹返老还童,面容如孩童般年轻。吴蟾友则骑着千年仙鹤,早上在崆峒山,晚上在庐霍山,自由自在地游历仙境。
诗人还描绘了葛洪井旁的古老松树和子晋台下的桃花凋落,这些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吴蟾友收到董师的信后,告别诗人,前往天合居。诗人提到麻姑已经白发苍苍,蓬莱仙境的弱水依然存在,暗示了仙人的不朽和仙境的神秘。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想像吴蟾友一样,驾驶帆船前往南斗,学习餐霞的秘诀,与青天借龙骑,探寻福地的奥秘。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长生和仙境的向往。它不仅描绘了道士的神奇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