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六咏 其一 风亭(乙亥(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三十二岁))

先筑茅亭地拓弓,泠然惠我有清风。
劳劳历尽关河险,面面犹吹尘垢空。
雨过偶然巢喜燕,云开争羡遇飞鸿。
前程万里知多少,都在披襟独立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卜居六咏 其一 风亭》描绘了作者在经历艰辛后,终于找到一片宁静之地的感受。诗中的“风亭”象征着作者心灵的栖息之所,表达了他在历经沧桑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首先,诗的开头“先筑茅亭地拓弓”描述了作者在一片空地上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茅草亭子。这个“风亭”不仅是物理上的居所,更是他内心世界的象征。接着,“泠然惠我有清风”中的“清风”象征着清新、自由的气息,作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心灵得到了洗涤和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劳劳历尽关河险,面面犹吹尘垢空”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后,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宁静。风亭的清风仿佛吹走了他身上的尘垢,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雨过偶然巢喜燕,云开争羡遇飞鸿”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作者的欣慰与满足。雨过天晴,燕子筑巢,云开雾散,飞鸿翱翔,这些景象象征着作者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雨后,终于迎来了美好的时光。

最后两句“前程万里知多少,都在披襟独立中”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作者站在风亭中,敞开胸怀,面对未知的前程,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豁达乐观的态度。虽然前路漫漫,但作者已经准备好以独立、坚定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风亭”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历经艰辛后找到心灵归宿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与从容。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作者的心境相互映衬,传递出一种宁静、豁达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