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制刻漏前挈壶王君囦
蛩吟秋方来,鹤鸣夜参半。
山中无历日,荣悴知节换。
王君太多事,丝杪察昏旦。
辛苦穷河源,把彼注罂罐。
线留来不停,会见白石烂。
旁有减水壶,节水使之缓。
傥无乘除法,巧历安得算。
反求诸吾身,自有子午观。
百刻呼吸调,勿使魂去斡。
冤哉张寿王,课最密于汉。
信史不足徵,徒兴千载欢。
抱筹付木仙,试判此公案。
山中无历日,荣悴知节换。
王君太多事,丝杪察昏旦。
辛苦穷河源,把彼注罂罐。
线留来不停,会见白石烂。
旁有减水壶,节水使之缓。
傥无乘除法,巧历安得算。
反求诸吾身,自有子午观。
百刻呼吸调,勿使魂去斡。
冤哉张寿王,课最密于汉。
信史不足徵,徒兴千载欢。
抱筹付木仙,试判此公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和人工计时器的精密,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秋天的蛩鸣和夜半的鹤叫,这些都是自然界的时间信号。山中的人没有日历,但能通过植物的荣枯感知季节的变化。这暗示了自然界的节奏和生命的循环。
接着,诗人提到了王君制作的刻漏(古代计时器),这个装置通过水滴的流动来测量时间,非常精密。诗人感叹王君为此花费了很多心思,甚至深入探究水源,将水注入容器中。刻漏的线不断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而旁边的减水壶则用来调节水流,使时间不至于流逝得太快。诗人在这里用刻漏来比喻时间的不可控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类试图掌控时间的努力。
诗人进一步思考,如果没有乘除法这样的数学工具,即使有再聪明的人也难以精确计算时间。他转而反思自身,认为人体内部也有对时间的感知,比如呼吸的节奏,这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计时方式。他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灵魂迷失在时间的洪流中。
最后,诗人提到了张寿王,他是一位在汉代以精确计时著称的官员。诗人感叹,虽然历史记录可能不够准确,但张寿王的事迹仍然让人感到振奋。诗人将刻漏的制作和时间的思考比作一个公案(佛教中的难题),并希望后人能够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界和人工计时器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和人类在时间面前的无奈与努力。诗人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同时也要认识到时间的不可控性,学会在时间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许景迂
许景迂,旧名闳,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有《野雪吟稿》,已佚。事见《梅涧诗话》卷中。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