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庄重而祥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某位重要人物的敬仰和祝福。
第一句“长陪采仗下蓬莱”,意思是作者长期陪伴在重要人物的身边,参与各种盛大的仪式或活动。“采仗”指的是仪仗队,“蓬莱”则是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可能象征着高贵或神圣的场所。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庄重和尊贵的气息,仿佛作者与这位重要人物共同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时刻。
第二句“万岁声中霁色开”,描述了在人们欢呼“万岁”的声音中,天空变得晴朗。“霁色”指的是雨过天晴后的明亮天色,这里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征兆。这句话营造了一种欢乐和祥和的氛围,仿佛在重要人物的带领下,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第三句“自是北门须卧护”,意思是这位重要人物自然应该守护在北门,北门在古代常被视为重要的军事或战略要地。“卧护”意味着守护或保护,这里强调了这位人物的责任重大。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对重要人物的信任和依赖,认为他有能力守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最后一句“双旌迢递日边来”,描绘了两面旌旗在遥远的天边飘扬。“双旌”通常代表高官或重要人物的标志,“迢递”表示遥远。这句话象征着这位重要人物的威望和影响力远播,他的到来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这句话也暗示了人们对这位人物的期待和崇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庄重祥和的场景,表达了对一位重要人物的敬仰和祝福,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林光朝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