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鹤亭得飞字韵
挹□来鹤亭,主人闿竹扉。
鹤来为客舞,玄裳缟其衣。
客起为鹤歌,相与澹忘机。
况兹暮春候,微风荡晴晖。
摘花散□□,饮芳而食菲。
古香杂龙麝,新茗试枪旂。
真乐足清赏,□□□玄微。
作者纪七人,分题咏而归。
明朝当复来,故恐□红稀。
为君引横玉,再奏鹤南飞。
鹤来为客舞,玄裳缟其衣。
客起为鹤歌,相与澹忘机。
况兹暮春候,微风荡晴晖。
摘花散□□,饮芳而食菲。
古香杂龙麝,新茗试枪旂。
真乐足清赏,□□□玄微。
作者纪七人,分题咏而归。
明朝当复来,故恐□红稀。
为君引横玉,再奏鹤南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来鹤亭"聚会时的雅致场景,充满自然趣味和闲适情调。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感十足的生活场景 诗中像放电影一样展现了一连串生动画面:主人推开竹门迎客→仙鹤为客人翩翩起舞→客人起身即兴作歌→大家沐浴在春末微风与阳光中→采摘花草、品茶饮酒。这些画面组合起来,就像一组古代文人聚会的vlog短视频。
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最有趣的是人与鹤的互动:鹤会主动为客人跳舞,客人也回馈为鹤唱歌,这种跨越物种的"文艺汇演"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们采摘野花、品尝新茶,享受着最朴素的自然馈赠,连香料都是"古香"与"新茗"这样的天然之物。
3. 文人雅集的真性情 不同于正式宴会,这场聚会充满随性之美:看到鹤舞就唱歌,闻到茶香就品尝,完全沉浸在当下。最后提到七位诗人分题作诗,约定明日再聚,怕的是春花凋谢,这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特别打动人。末尾"鹤南飞"的琴曲,既呼应开头的仙鹤,又留下余韵袅袅的想象空间。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未经雕琢的快乐——不需要豪华场所,只需一亭一鹤、清风茶香,几个知心人就能找到心灵归宿。这种简单纯粹的愉悦,在今天快节奏生活中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