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屯田归任

令峻簿尉宁,撑拄鲜鹜雁。
巢乌啄阶除,犴狴生菼薍。
焚山蛇穴古,火食久已惯。
险马恃匪经,茧丝戒前宦。
闲心付书云,静耳听鸣涧。
荒祠试宵菱,怪鼓鬼作幻。
驼蹄鳖羞羹,鱼满寸可汕。
郭门接丛薄,蒸槱喜能办。
三家为雄村,一二百里间。
居然超逸资,强以载鼷鴳。
世途方奔奔,贾物纷售赝。
而当鼓旧勇,遇虎乃徒袒。
丈夫贵如玉,论定在岁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刘屯田的官员卸任归乡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官场与田园生活的反差,以及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前八句写官场压抑:用"簿尉宁"(文书堆满桌)、"犴狴"(监狱)等意象,暗示官场如同牢笼般令人窒息。"焚山蛇穴"比喻官场险恶如蛇窝,而人们却早已习惯这种扭曲的生活。"险马"(烈马)和"茧丝"(束缚)的对比,揭示官员既要冒险又要谨小慎微的矛盾处境。

中间八句写田园之乐:突然笔锋一转,描写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书云"(读书)、"鸣涧"(溪流声)展现自然之趣,"宵菱"(夜采菱角)、"怪鼓"(祭祀鼓声)记录乡村风俗。"驼蹄鳖羹"(豪华菜肴)与"寸长小鱼"的对比,暗示从奢侈官场回归简朴生活的满足。

最后八句抒人生感悟:用"三家小村"与"百里官场"的空间对比,突出归隐的超然。"贾物售赝"(假货泛滥)讽刺世道虚伪,而真正的勇气是像古人冯妇搏虎那样坦荡无畏。结尾"贵如玉"的比喻强调:人生价值不在权势,而在历经岁月考验后仍保持高洁品格。

全诗妙在用舌尖到指尖的触感写人生:蛇穴的阴冷、鳖羹的肥腻、小鱼在掌心的跳动...这些感官体验最终升华为"岁晏识真金"的哲理。官场如沸羹,而生活真味其实在那一寸长的小鱼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