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的渴望。
诗的开头,作者直言自己在官场上没有作为,虽然曾经在文学创作上有些成就,但现在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内心充满了失落和无奈。
接下来,作者提到自己告别了朝廷中的同僚,转而选择归隐,跟随一位炼丹的隐士。这表明作者已经决定放下仕途,选择一种更加自由、宁静的生活方式。他希望能通过炼丹修行,远离世俗的烦恼,找到内心的平静。
最后,作者感叹道:“不知还往内,谁与此心同。”他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会如何,也不知道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他渴望找到一个能理解他、与他心灵相通的人,但现实中却感到迷茫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彷徨与选择。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困境中,人们依然在寻找内心的安宁和真正的自我。这种对自由和心灵共鸣的追求,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