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郡侯段正卿北行 其二

猎猎霜风堕指寒,一鞭行色抵天山。
马嘶衰草孤烟外,雁没长空落照间。
入塞尽穿毡帐过,去乡须待锦衣还。
功名大抵黄粱梦,薄有田园便好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疆官员(段正卿)在寒风中启程北行的场景,同时透露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田园闲适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画面感强,情感真挚。

前四句写景,渲染苍凉壮阔的边塞氛围:
“猎猎霜风”像刀子一样割着手,“一鞭行色”写出行色匆匆,直奔遥远的天山。马在枯草中嘶鸣,孤烟直上,大雁消失在夕阳下的长空。这些意象(霜风、衰草、孤烟、落照)共同勾勒出边塞的荒寒与辽阔,也暗示旅途的艰辛。

后四句抒情,表达对功名和归隐的矛盾心态:
穿过塞外毡帐,暗示深入异域;期待“锦衣还乡”则流露出对功名的传统追求。但笔锋一转,直言“功名大抵黄粱梦”——再大的功名也不过是一场空梦,不如拥有几亩薄田,享受清闲自在。这里用“黄粱梦”的典故(比喻虚幻的欲望),否定世俗追求,最终落脚到“田园闲适”的理想。

诗歌魅力在于:
1. 画面如电影镜头:从近处冻僵的手指,到远处天山、孤烟、雁影,层次分明,让读者仿佛置身边塞。
2. 情感真实接地气:不虚伪歌颂建功立业,而是坦然说“功名是梦”,普通人也能共鸣这种疲惫与向往。
3. 语言干净有力:比如“猎猎霜风”“马嘶衰草”,不用生僻字,却生动传神。

总结:这是一首“反内卷”的诗。在人人追逐功名的时代,诗人看透虚幻,认为平凡的生活更值得珍惜。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