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山人隐处

献春始休沐,轻策寻幽风。
烟筱不知路,柴扉隐其中。
杂花覆小涧,下映流泉红。
冥心听喧鸟,解带投芳丛。
谁识此嘉遁,心期黄绮同。
南轩有余兴,月出鸣丝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春日探访友人隐居处的闲适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开头写诗人在初春休假时,带着轻便的手杖去寻访幽静的风景。穿过烟雾缭绕的竹林小路,发现友人的柴门就隐藏其中。这里用"烟筱"形容竹林朦胧的美感,"柴扉"则点出隐居生活的简朴。

中间部分生动描绘隐居处的景色:各色野花覆盖着小溪,倒映着红色的流泉。诗人静心聆听鸟鸣,解开衣带躺在芬芳的花丛中。这些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隐居生活的惬意。

最后诗人表达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将友人比作古代著名隐士"黄绮",说这种生活才是真正的快乐。结尾处写到月亮升起时,友人在南窗下弹琴的雅致场景,更增添了隐居生活的诗意。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寻访、赏景、听琴等生活片段,展现了隐士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日山居的宁静美好,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闲适与自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