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画家晚年依然笔耕不辍的生动画面。
前两句"金昌亭侧旧楼居,索画人来坐不虚"说的是:在金昌亭旁边有座老房子,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家里总是坐满客人。这里用"坐不虚"三个字,形象地表现了老画家受欢迎的程度。
后两句"谁信高年笔犹健,案头临画似临书"最精彩:谁能想到这么大年纪了,画笔还这么有力?看他伏案作画的样子,就像在认真写字一样。这里"临画似临书"的比喻特别传神,把老画家专注作画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整首诗通过几个生活细节:
1. 家里总是挤满求画的人
2. 年纪大了但笔力不减
3. 作画时像写字一样认真
生动展现了一位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老艺术家形象。语言朴实自然,却让人感受到老画家对艺术的热爱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