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西安之旅三首 其三 大雾(丙戌十一月初十(2006-12-29))

丛榛石兽,汉地秦声。
迥汉氤氲,沉雾虚倾。
冷光白寂,水渍灰闳。
烟城十万,失日晦盲。
道樾为枯,大草不生。
远荒混沌,色象无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安冬日大雾笼罩下的苍茫景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压迫感。

前四句写雾中古迹:灌木丛中隐约可见的石雕神兽,汉唐故地传来的秦腔曲调,都被浓雾包裹着。这里的"氤氲"形容雾气缭绕,"虚倾"则暗示雾气仿佛要把古迹都融化吞噬。

中间四句用强烈的视觉对比:惨白的冷光与灰暗的城墙,整座城市被烟雾笼罩,连太阳都看不见了。"水渍灰闳"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见城墙砖缝里渗出的水痕。

后四句写雾中荒原:道路两旁的树木枯槁,野草绝迹,整个世界就像回到混沌初开的远古时代,所有颜色和形状都模糊不清。"色象无名"这个说法很新颖,意思是连事物的基本特征都难以辨认了。

整首诗最妙的是把西安这座古城放在浓雾中呈现,既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威力,又暗喻着历史长河中文明的模糊与消逝。诗人用"汉地秦声"点出西安的历史底蕴,又用"烟城十万"展现现代都市的迷茫,古今交融中透出一种深沉的忧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