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作

千里一归帆,九秋十日尽。
野火江上明,渔歌夜相应。
徘徊山月孤,萧飒林风振。
羌篴何处声,度船起清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江上的宁静画面,同时透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漂泊感。

前两句"千里一归帆,九秋十日尽"用数字对比,突出归途的遥远与时间的流逝。一只小船在漫长的秋日里孤独前行,暗示着游子思归的心情。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夜景描写:"野火江上明"写江边渔火闪烁,"渔歌夜相应"写渔民歌声此起彼伏,一静一动间展现江夜的生机。"徘徊山月孤"用拟人手法写月亮孤独徘徊,"萧飒林风振"写风吹树林的声响,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最后两句由景入情:"羌篴何处声"写不知何处传来的笛声,"度船起清听"写笛声飘过江面,勾起听者的思绪。这个开放式结尾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若有若无的惆怅。

全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通过江火、渔歌、山月、林风等意象,将秋夜的静谧与旅人的孤寂完美融合。就像一幅水墨画,留白处最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