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鲤鱼

水南老杨飞白花,水北弱柳垂鬖髿。
风吹水面作萍子,下有水族纷如麻。
螺虾琐细不足数,弃之无异池边沙。
盘针擘粒下长线,小鱼出水何纷挐。
老鱼狡猾不受钓,摇深舞阔谁能遮。
临渊羡之亦已久,每思手挺风中叉。
朝来第一指忽动,起听池上声喧哗。
老鱼摆子恣跳跃,岂知失水眠枯槎。
蛮童拾之贯以柳,尚看巨口开呀呀。
锦麟由来三十六,当场一道曾无差。
饔子受鱼挥雪刃,蜀姜吴豉还教加。
银丁小簇饤柳菌,玉箸寸断添蒲芽。
更令开瓶泻罗酒,七双竹梜柈中叉。
赤鲤于鱼本凡品,诗人入咏同鲿鲨。
吴侬半载住北地,遂觉此味真堪誇。
堂上主宾正欢噱,水中鳣鲔应咨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捕鱼、烹鱼、食鱼的乡村生活画卷,充满烟火气和幽默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钓鱼的乐趣与狡猾的鱼
前半段像拍电影一样展现钓鱼场景:水边杨柳飘摇,水底鱼虾成群。诗人用"老鱼狡猾不受钓"的拟人手法,把大鱼戏弄渔夫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它在深水区得意摇摆,就是不上钩。这种"人鱼斗智"的描写让人会心一笑。

2. 意外收获的惊喜
转折点在一场意外:清晨池塘突然喧闹,原来有条大鱼产卵时自己跳上了岸。诗人用"巨口开呀呀"这样口语化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见鱼在柳枝上张嘴喘气的滑稽模样。这种不费力气就得到的美味,透着生活的小确幸。

3. 舌尖上的盛宴
后厨场景最诱人:厨师雪亮的刀、四川的姜、江南的豆豉、新鲜的蘑菇和嫩蒲芽,最后配上一壶好酒。诗人甚至调皮地说"鲤鱼本是普通货,被诗人一写就变高级了",这种自嘲让美食描写更接地气。结尾"水里的鱼该叹气了"的想象,透着酒足饭饱的满足感。

全诗妙在把日常琐事写得妙趣横生,既有"老鱼跳舞"的童趣,又有"姜豉菌芽"的馋人描写,最后用幽默收尾,让人读着读着就饿了。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情趣,往往藏在这些柴米油盐的小事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