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枯木竹石

槎枒老树根盘错,翠筠静倚荆山璞。
奇材异宝世岂无,却抱贞姿隐岩壑。
卞和不可作,伶伦难再逢。
吁嗟世俗久聋瞆,高枝瑞凤徒邕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枯木竹石的画面,但实际是在借物喻人,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社会不识真才的感慨。

前两句用"老树根盘错"和"翠筠倚璞玉"的画面,暗喻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像这看似不起眼的枯木竹石,内在却蕴含着非凡价值。"奇材异宝"一句直接点明:世上不是没有人才,只是他们都像这竹石一样,默默隐居在山野之间。

中间用"卞和"(识玉之人)和"伶伦"(古代音乐家)的典故,感叹现在既缺少能识别人才的伯乐,也缺少真正的大才。最后两句发出叹息:社会早已失去辨别真伪的能力,就像聋子听不见凤凰的鸣叫,让真正的人才白白被埋没。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表面写的是自然景物,实际每一句都在说人才问题。作者用枯木竹石比喻怀才不遇的人,用"聋瞆"批评社会的麻木,既有画面感又饱含深意,让读者在欣赏自然描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朱纯

朱纯(1417—1493),字克粹,号肖斋,自号龟峰识字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礼焉,钦授翰林院简讨召修。正统元年官兵科给事中,后刑科给事中。曾与罗颀、张浩等结“鉴湖吟社”,著有《淘铅集》、《驴背集》、《自怡集》、《农余杂言》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