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刘叔猷为用甫纳妇

生平小我一全干,十五字问扬雄难。
纳币孟冬犹丱角,记得迎长方祀冠。
倒指新春五十七,先春女嫁男婚毕。
采真园里东风回,主公无事花添色。
少贫嗟我老更贫,尘累何时是了人。
况且郎君赋语神,使我见儿祗欲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祝贺朋友刘叔猷为儿子用甫娶媳妇的喜事,字里行间既有对晚辈成家的欣慰,又夹杂着对自己贫困晚年的感慨。

开头四句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说:我这辈子比刘叔猷差远了("小我一全干"指差一大截),连汉代大文豪扬雄都回答不了我的人生困惑。回忆起用甫小时候冬天订婚还扎着童子髻("丱角"),转眼现在都行成人礼("祀冠")要娶亲了。

中间四句写喜庆场景:掐指一算新春五十七岁(可能指新郎父亲年龄),赶在立春前完成儿女婚事。采真园里春风吹来,主人(刘叔猷)闲适地看着繁花似锦——暗喻人逢喜事精神爽。

最后四句突然转折:对比之下,我这穷了一辈子的老头更显凄凉,世俗牵绊何时是个头?更何况新郎(用甫)才华横溢("赋语神"指文采出众),让我看见自家不争气的儿子就来气。这里的"嗔"字用得妙,表面是埋怨,实则透露出对别人家孩子的羡慕和对自家孩子的爱之深责之切。

全诗就像一场生动的家庭对话:前段是喜庆的贺词,中段描绘婚礼美景,结尾突然变成老友间的吐槽大会。作者用对比手法,把别人家的喜事与自己的窘境、晚辈的成才与自家孩子的平凡交织在一起,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真实的人生况味。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