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秦观怀念一位已故书法家朋友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惋惜之情。
前四句用比喻手法赞美朋友的书法造诣:先说他像古代书法名家曾中书一样,书法境界高深难测。接着把他的笔势比作淮河,说他的书法像河流一样从源头的小溪(觞是酒杯,形容源头细小)逐渐壮大,最终形成磅礴气势。
后四句转向哀思:就像河流终要入海,人生也有尽头。诗人想说些什么却哽咽难言。如今这位书法家已经离世,连秋风都带着悲凉的意味,仿佛在为逝者哀歌。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河流"的比喻贯穿全篇,既形象地展现了书法从落笔到完成的过程,又暗喻了人生的历程
2. "悲歌风惨澹"这句将自然景物拟人化,秋风成了会唱歌的悼念者,让无形的哀伤变得可感可知
3. 通过书法艺术的赞美,折射出对朋友人格才华的敬重,情真意切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伤心,但通过河流的比喻、秋风的意象,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面对友人离世时,那种想说又说不出、只能对着秋风寄托哀思的复杂心情。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