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新科进士们的欢聚场景,充满了意气风发的朝气和功成名就的喜悦。
前两句写聚会环境:微风吹拂梧桐的夜晚,月光洒满小楼,官员们忙完公务后与才子们畅快交游。"款俊游"三字点明这是一场精英聚会。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宴席盛况:美酒令人整夜清爽,华美坐席间谈笑风生。提到"两魁"(科举前两名)的成就超越京城高官,"八隽"(八位才子)举杯同庆的场面照亮全州。用"横秋"形容豪迈气概,用"飞觞"表现开怀畅饮,既显文采又接地气。
结尾展望未来:屈指细数吴地才子们的辉煌成就,期待他们辅佐皇帝建立功业。"宸旒"指帝王冠冕,暗含对仕途的美好期许。
全诗就像一幅动态画卷:从清风明月的雅致环境,到推杯换盏的热闹场面,再到对锦绣前程的展望,层层递进。诗人用"梧桐""绮席"等典雅意象搭配"芳樽""飞觞"等生活化描写,既不失文人聚会的格调,又充满真实的人情味,完美展现了金榜题名后"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心情。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