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回顾人生的作品,充满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坚守气节的决心。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开:诗人回忆当年离开官场(鹓鹭行指官员队列)时,像王羲之一样在祖坟前发誓归隐,如今在长满蓼花的水边夜宿、梅林傍晚归家,生活虽然清贫但心灵自由,连衣袖都染着梅香。这里用"梦魂爽""襟袖香"生动表现了隐居生活的惬意。
中间两句描写日常生活:住在偏僻小巷却拥有大把悠闲时光,听着小孙子诵读古诗文。看似平淡的描写中藏着大智慧——真正的富足不是金钱地位,而是心灵的自由和文化的传承。
最后两句是全诗灵魂:诗人说"我们这种人穷困至死是常态",但即便饿死也绝不改变如钢铁般坚硬的品格。"百炼刚"这个比喻特别有力,让人联想到千锤百炼的宝剑,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宁折不弯的骨气。
全诗妙在把清贫生活写得充满诗意,同时展现了中国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传统。最打动人心的不是田园风光,而是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的铮铮傲骨,这种精神力量穿越时空依然能激励现代人。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