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祷雨纪事
戴星蹑履谒灵祠,俯瞰龙宫映绿漪。
镜样清潭三百尺,峰峦环绕耸苍碧。
道旁野老忽长嘘,昔也原为安民居。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
姑嗔大嫂方作喧,迅雷隐宅变深潭。
是时水底犹存屋,入夜人闻尚舂粟。
历年既久已无形,神龙守护称安灵。
呼吸风雷作云雨,爰与人间茂禾黍。
大观邦人因祷祈,沛然甘澍满郊圻。
人皆怀惠颂灵迹,侯爵初封助欢怿。
近时响应达朝廷,屡颁显号莫与京。
我来假守三逢夏,每遇乾枯叩祠下。
灵湫一滴涨塞天,冲倒天河频有年。
终始恩波如一日,躬趋端拜感何极。
肃容亲炷一瓣香,稽首皈依谢休祥。
潭心水面跳双鲤,已觉威灵示人喜。
南游行矣归故乡,更愿神兮长久与民作丰穰。
镜样清潭三百尺,峰峦环绕耸苍碧。
道旁野老忽长嘘,昔也原为安民居。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
姑嗔大嫂方作喧,迅雷隐宅变深潭。
是时水底犹存屋,入夜人闻尚舂粟。
历年既久已无形,神龙守护称安灵。
呼吸风雷作云雨,爰与人间茂禾黍。
大观邦人因祷祈,沛然甘澍满郊圻。
人皆怀惠颂灵迹,侯爵初封助欢怿。
近时响应达朝廷,屡颁显号莫与京。
我来假守三逢夏,每遇乾枯叩祠下。
灵湫一滴涨塞天,冲倒天河频有年。
终始恩波如一日,躬趋端拜感何极。
肃容亲炷一瓣香,稽首皈依谢休祥。
潭心水面跳双鲤,已觉威灵示人喜。
南游行矣归故乡,更愿神兮长久与民作丰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神奇龙潭求雨的故事,用老百姓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与信仰的力量。
开头写诗人披星戴月去龙潭祠祭拜,描绘了潭水清澈、山峰环绕的美景。接着通过当地老农的回忆,揭开龙潭的来历——这里原本是个普通村庄,有姑嫂借梳子的小日常,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把整片住宅区变成了深潭。神奇的是,村民说刚变成潭时还能看到水底房屋,晚上甚至能听到水下有人舂米的声音!
中间部分讲龙潭被神化后,成了求雨圣地。百姓来祈祷就真的会下雨,庄稼得以丰收,朝廷也多次嘉奖。诗人说自己在这里当官三年,每逢干旱就来求雨,每次龙潭都会显灵降下暴雨,甚至夸张地说"一滴水就能涨满天空"。
结尾处诗人虔诚上香感谢,这时潭心突然跳出两条鲤鱼,仿佛龙王在回应。最后他许愿离开后,神灵能继续保佑家乡风调雨顺。全诗把民间传说、自然奇观和虔诚信仰完美融合,既有"水下村庄"的奇幻色彩,又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朴实的敬畏之心——老百姓把自然现象解读为神迹,用香火和颂歌换取生存的希望。
杨幼舆
杨幼舆,吉水(今属江西)人。万里幼子。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官慈利税监(《诚斋集》卷三九《送幼舆子之官慈利监税》)。嘉定十年(一二一七)权知融州(清乾隆《柳州府志》卷二○)。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