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皋木芙蓉千株烂然云锦醉行其中如游芙蓉城

牡丹一名木芍药,拒霜也号木芙蓉。
好花名尽多重叠,不取枝同取貌同。
悲鸿一声天雨血,落霞万顷江饮虹。
水花已尽岸花出,千朵万朵能白红。
曾共鸳鸯登绣缛,也随鸂鶒上屏风。
金钗俗插嫌花重,玉手高攀与面重。
弄色合欢无限思,九心千叶为谁容。
朝看花开红偏淡,暮见花敛红转浓。
朝开夕敛如趋市,明日风光移别蘤。
平生爱花入骨髓,白头出没与花似。
老我逢花六十秋,花开花落水悠悠。
未吃太平一杯酒,岁岁花开伴白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木芙蓉花的绚烂之美,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写木芙蓉的独特魅力。诗人说牡丹也叫木芍药,木芙蓉又叫拒霜花——好花的名字常常重复,但重要的不是名字而是它们相似的美丽。接着用夸张的比喻:木芙蓉盛开时像大雁悲鸣染红天空,像晚霞铺满江面映出彩虹,谢了岸花又开,千万朵红白相间,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中间部分("曾共鸳鸯"到"明日风光")用拟人手法写花与人的互动。木芙蓉花既像绣毯上的鸳鸯图案般华丽,又像屏风上的彩鸟般生动。女子觉得戴金钗不如戴花美,伸手攀花时花朵与脸庞相映成趣。花朵颜色变幻(早晨淡红傍晚深红),像赶集般匆忙绽放又凋谢,暗示美好易逝。

最后部分诗人直抒胸臆:一生爱花如命,头发都白得像花一样;六十年来看花开花落,时光如水般流逝。最打动人心的结尾两句突然转折——还没好好享受太平生活,木芙蓉就年复一年地开着,陪伴自己这个白发人,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淡淡哀愁。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天雨血""江饮虹"等大胆比喻把花写得气势磅礴;二是通过女子戴花、花色变化等细节让花有了人的情感;三是结尾把赏花的快乐与人生遗憾交织,让绚丽的画面有了深沉的回味。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