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商茂林郎中二首(文毅公之子时方总理河道) 其二

当年知己辱尊翁,草野诸生揖上公。
璞玉久惭虚重价,芝兰今喜见芳丛。
疏星向晓芒犹北,潦水经秋势亦东。
欲寄椒浆酹松槚,岁寒心迹后先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茂林的官员的,茂林的父亲曾是作者的老朋友。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人之子的欣赏,以及自己坚守初心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是回忆和赞美:
1. "当年知己辱尊翁"——我和你父亲曾是知己好友,他对我很关照。
2. "草野诸生揖上公"——当年我们这些平民书生,都敬重你父亲这样的高官。
3. "璞玉久惭虚重价"——我就像块未经雕琢的玉石,惭愧自己配不上你父亲的看重。
4. "芝兰今喜见芳丛"——现在看到你(茂林)这么优秀,就像看到芝兰盛开般欣慰。

后四句借景抒情:
5. "疏星向晓芒犹北"——破晓时星星依然指向北方(比喻初心不改)
6. "潦水经秋势亦东"——秋天的积水终会流向东方(比喻事物发展有其规律)
7-8句说想用酒祭奠故人,因为我们都有着同样的品格——就像松树和槚树(两种耐寒树木)一样,在严寒中依然保持本色。

全诗亮点:
- 用"璞玉""芝兰"等美好事物作比喻,既赞美对方家族,也表明自己的品格
- 通过"星星指北""水向东流"的自然现象,暗喻人应坚守本心
- 最后用"松槚"比喻,强调自己和对方家族都是经得起考验的正直之人

诗人通过回忆故人、赞美后辈、观察自然,最终落脚到"岁寒心迹"的共同品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重情义、尚节操的精神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