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涪江永恒的风景,通过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像是作者在江边的自言自语:这么美的涪江风光到底是为谁而存在呢?别问我这个老头叫什么名字。这里"涪翁"是作者自称,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江水和月光这两个永恒不变的意象,道出了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哲理。涪江水永远流淌,江边石矶上的月光和千百年前一样明亮,但看月亮的人却换了一代又一代。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思考藏在看似平常的景物描写里。作者不直接说人生短暂,而是用永远不变的江月来反衬;不说自己看淡名利,而是用"别问我名字"来暗示。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简单的四句话有了回味无穷的韵味。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旧时明",既写出了月光的永恒,又暗含着物是人非的感慨,让人联想到"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境。
鲜于侁
(1019—1087)宋阆州人,字子骏。仁宗景祐五年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神宗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升副使兼提举常平。时行新法,拒不散青苗钱,且捕械贪吏,不私姻戚。苏轼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徙京东西路转运使,所荐刘挚、李常等,多旧党知名者。元丰中知扬州,坐事罢。哲宗立,起为京东路转运使。后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卒。精于经术,尤长于《楚辞》。有《诗传》、《易断》等。全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