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寺借宿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前两句写作者为体验隐居生活而住在寺庙,虽然与城中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个世界。"几尘"这个比喻很妙,把世俗的纷扰比作飞扬的尘土,形象地表现了与尘世的距离。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描写山寺环境:乌云密布时以为天色已晚,深山寒意让人察觉不到春天已至。在松树下锄地发现石头,顺势铺成幽静小路;用竹筒引山泉,既方便自己又与邻居保持距离。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情趣,展现了隐士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写作者又要去探访传说中的仙洞,开玩笑说仙人初平(传说中得道的牧童)该嫌他来得太勤了。这个结尾很俏皮,既表现了作者对山水之乐的向往,又用幽默口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闲适心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平凡中发现乐趣的生活智慧,以及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
吴琳
吴琳,字禹玉,号存吾,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曾通判婺州。端宗景炎间知南康军(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事见《吴礼部诗话》、清光绪《宣城县志》卷一三。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