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华山的高人——陈希夷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全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
前四句勾勒出华山的高耸入云和日出时莲花峰的壮美景色,在这样的环境中,陈希夷静坐修炼,养神静心。这里用"希夷子"这个亲切的称呼,既点明人物,又暗示他与自然融为一体。
中间四句写他的生活方式:吃的是山中的灵芝草药,自给自足;品格堪比古代著名隐士巢父和许由。他的身体虽然随着自然变化而变化,但内心始终坚守着纯真的本性。这里用"元枢"(指人的本心)这个词,强调他内心的恒定。
最后两句说:看到这样的高山就让人平息杂念,但陈希夷的清高境界又岂是寻常清谈能说尽的?这里用"岫"(山峰)代指陈希夷的隐居地,用"息心"表达常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品格的相互映衬,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让人感受到隐逸生活的美好和修行者内心的宁静。
洪湛
(963—1003)宋升州上元人,字惟清。五岁能诗,未冠著有《龆年集》。南唐李煜时举进士,有声于时。入宋,登太宗雍熙二年进士第。累迁比部员外郎,知郴、舒二州。真宗咸平二年直史馆,奉命使荆湖按视民事,条奏利病甚众。以才干凡五受命使西北议边要。后坐事削籍流儋州,会赦移惠州,至化州卒。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