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册同洪大作
风轩初来梦如线,暝色团华隔人面。
疏林月出浮鬓光,石上腕怯菭根霜。
菭根当怀堕荧湿,薄扇秋陈障风立。
细烟入竹飞暗魂,露槛星稀怨萤蛰。
花繁嫁早催衰姿,只惜年去非相思。
颊红还支瘦还镜,侬小閒愁自扶病。
罗衣如云曳烟湿,花底春人背花立。
翡衾麝涩月堕檐,空香半夜生枯尖。
梅枝钩衣影相逐,行怯疏阑更三曲。
幽瞑小妺嘑抱肩,露冷横波看空绿。
霜肌束佩寒琤琤,上堂暗漏泣五更。
虚帘风吹梦来去,愿得铜铺守魂住。
疏林月出浮鬓光,石上腕怯菭根霜。
菭根当怀堕荧湿,薄扇秋陈障风立。
细烟入竹飞暗魂,露槛星稀怨萤蛰。
花繁嫁早催衰姿,只惜年去非相思。
颊红还支瘦还镜,侬小閒愁自扶病。
罗衣如云曳烟湿,花底春人背花立。
翡衾麝涩月堕檐,空香半夜生枯尖。
梅枝钩衣影相逐,行怯疏阑更三曲。
幽瞑小妺嘑抱肩,露冷横波看空绿。
霜肌束佩寒琤琤,上堂暗漏泣五更。
虚帘风吹梦来去,愿得铜铺守魂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深梦幻的夜晚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微妙的意象。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画面感:诗中用"风轩"、"疏林"、"石上"等词语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夜晚庭院。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照在石头上,苔藓上还带着霜气,营造出清冷朦胧的氛围。
2. 人物形象:诗中反复出现一个纤细柔弱的女子形象。她手持薄扇,穿着飘逸的罗衣,在花下独自站立。她的"颊红"、"瘦"、"扶病"等描写,暗示她可能因相思或忧愁而憔悴。
3. 情感表达:全诗弥漫着淡淡的哀愁。"怨萤蛰"、"催衰姿"等词句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女子在花开花落中感受到青春易逝,但诗中强调"非相思",说明这种愁绪更可能是对生命本身的感悟。
4. 艺术手法: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如"花繁"与"衰姿"、"罗衣如云"与"曳烟湿",通过华丽与衰败的对比强化情感。还运用了"铜铺守魂"这样新颖的比喻,表达对永恒安宁的渴望。
5. 整体意境:这首诗创造了一个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世界。女子在月下庭院中的徘徊,既像是真实场景,又像是梦境片段。最后"虚帘风吹梦来去"的描写,更强化了这种虚实交织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含蓄的情感,展现了人在美好却易逝的景物前产生的微妙心绪,让读者感受到生命中美与哀愁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