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夸张幽默的比喻,讲了一个充满江湖气的智慧故事。
开头"毒蛇头上能揩痒"就像说"敢在老虎嘴边拔毛",描写一个胆大包天的角色(跳灶儿,指调皮捣蛋的人)。这人专门学了些旁门左道(穷伎俩),像街头骗子一样总想占便宜(白拈手里觅便宜)。
后两句画面感极强:一个人单脚站在万丈悬崖边(万仞崖头独足立),顶着个三尺长的怪脑袋。这既是在说冒险者的危险处境,也暗指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你以为自己很厉害,其实在别人眼里就像个顶着长脑袋的怪人。
全诗的精髓在于:用搞笑的方式讽刺那些爱耍小聪明的人。就像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学点皮毛就到处显摆,以为自己能"空手套白狼",实际上在明白人眼里,就像站在悬崖边玩杂耍的小丑,既危险又可笑。诗人用"毒蛇头上挠痒""悬崖独脚站"这些夸张画面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投机取巧,踏实做事才是正道。
释慧性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发,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历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