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耕客"(小名卯君)的文人形象,展现了他清贫自守、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
第一句"卯君憔悴坐诗饥"用生动的画面感告诉我们:这位书生因沉迷写诗而面容憔悴,像饿肚子一样渴求着诗歌创作。"诗饥"这个巧妙的比喻,把精神追求写得像生理需求一样真切。
第二句"笑著三生片佛衣"展现了他超脱的心态——哪怕穿着破旧的佛衣(象征清贫生活),也能笑着看待自己的前世今生。这里的"三生"既指时间长河,也暗含佛教轮回思想。
第三句"烧砚旧曾烦画史"透露了他过去的文人生活:曾经为了书画创作烧坏砚台(文人最重要的工具),这些往事都已成为历史。"烦画史"三字透露出对过往艺术生活的复杂情绪。
最后"打包又欲问禅扉"写他收拾行囊准备去参禅,一个"又"字暗示这不是第一次,展现了文人总是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徘徊的典型心态。
全诗用简练的笔触,通过"诗饥"、"佛衣"、"烧砚"、"打包"等具象化的生活细节,塑造出一个甘于清贫、执着艺术又向往禅意的文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苦中作乐、在物质匮乏中坚持精神追求的生活态度,这种境界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