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方伯劝农图(庚辰)
三农播百谷,原隰各有宜。
匪特因地利,又必循天时。
民生务在勤,岂可惰四肢。
耘耨一不力,苗莠豆为萁。
炎暑尤可怜,秧马苦蹲跠。
晨螾夕飞蚊,一一噆顽肌。
及其登场圃,手足尽皴胝。
磨砻且簸扬,然后供一炊。
云何不爱惜,等之荑稗为。
盈仓饱雀鼠,百斛饭僧尼。
国奢当示俭,先务宜在兹。
我后省耕敛,蠲租起疮痍。
作绘耕织图,赐予先保釐。
公复篹质言(劝农书也),镂版下有司。
远迩七十城,户诵比书诗。
齐民谙要术,风俗公所移。
吾衰受一廛,僻在长水湄。
披图愧善颂,对此豁双眉。
匪特因地利,又必循天时。
民生务在勤,岂可惰四肢。
耘耨一不力,苗莠豆为萁。
炎暑尤可怜,秧马苦蹲跠。
晨螾夕飞蚊,一一噆顽肌。
及其登场圃,手足尽皴胝。
磨砻且簸扬,然后供一炊。
云何不爱惜,等之荑稗为。
盈仓饱雀鼠,百斛饭僧尼。
国奢当示俭,先务宜在兹。
我后省耕敛,蠲租起疮痍。
作绘耕织图,赐予先保釐。
公复篹质言(劝农书也),镂版下有司。
远迩七十城,户诵比书诗。
齐民谙要术,风俗公所移。
吾衰受一廛,僻在长水湄。
披图愧善颂,对此豁双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并强调了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农民劳作的艰辛
诗人首先讲农民种地要顺应天时地利,不能偷懒。除草不勤快,庄稼就会长不好。夏天酷暑难耐,农民弯腰插秧,被蚊虫叮咬,手脚磨出老茧。收割、打谷、扬场,每一步都很辛苦,才能换来一口饭吃。
第二部分:批评浪费粮食的行为
诗人质问:为什么有人不珍惜粮食,把粮食当杂草一样糟蹋?粮仓堆满却喂饱了老鼠和麻雀,或者大量粮食被浪费在供养僧尼上。国家应该提倡节俭,这才是当务之急。
第三部分:赞美朝廷的劝农政策
诗人提到皇帝重视农业,减免赋税,还让人绘制《耕织图》教导百姓。地方官员也编写《劝农书》,让百姓学习农业知识,改善民风。
最后:诗人的感慨
诗人说自己老了,住在乡下,看到这幅《劝农图》既惭愧又欣慰,因为图中传递的勤俭精神值得歌颂。
核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劳作的辛苦,呼吁人们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同时赞扬朝廷劝农的政策。诗人希望社会能重视农业,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