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红牡丹

休向凉州更借绯,潜溪春色在仙闱。
花王自合开朱邸,青帝翻教载赤旂。
香雾重重笼绛艳,明霞片片漾晴晖。
罗虬何事轻相比,应向雕栏得见稀(凉州绯色天下之最见魏书尉聿传)。

现代解析

《深红牡丹》这首诗用华丽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牡丹的绝色风采,同时暗含对世俗眼光的讽刺。

诗的开头说,不必去凉州寻找最艳丽的红色(凉州绯红天下闻名),因为眼前这株深红牡丹的美,宛如仙境中的春色。牡丹是花中之王,本该生长在贵族府邸,但春神(青帝)却让它像旗帜一样耀眼夺目。这里用“朱邸”(红色豪宅)和“赤旂”(红色旗帜)的比喻,突出牡丹的尊贵与张扬。

中间四句用视觉和嗅觉的描写,让牡丹的美立体起来:香气如雾笼罩着深红的花朵,花瓣像片片朝霞在阳光下闪耀。这种写法让人仿佛亲眼看到牡丹的绚烂,甚至能闻到它的芬芳。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议论:诗人罗虬(唐代写过《牡丹》诗)为何轻视牡丹?恐怕是因为他没见过真正的好花吧!这里表面是批评前人,实则用对比手法,进一步强调这株牡丹的罕见之美——连懂花的人都看走了眼,足见它的独特。

全诗核心是以牡丹喻人——真正的美无需借助外物(如凉州绯红)标榜,自信绽放便是王者。同时暗讽有些人像罗虬一样,因见识有限而错判珍宝。语言浓墨重彩却无堆砌感,比喻新奇(如把花比作旗帜),结尾的反问更是耐人寻味。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