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和菩萨戒文 其三 三、邪淫戒

诸菩萨。
莫邪淫。
邪淫颠倒罪根深。
铁床岌岌来相向。
铜柱赫赫竞来侵。
举身遍体皆红烂。
因何不发菩提心(佛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直白的语言告诫人们不要犯邪淫的罪过,揭示了邪淫带来的可怕后果,同时呼唤人们觉醒向善。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当头棒喝(前3句)
开篇直接点明主题,用"菩萨"这个尊称唤起读者的敬畏心。"颠倒罪根深"说明邪淫会让人心智错乱,这种恶行会在灵魂深处种下祸根。就像现代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

2. 恐怖警示(中间4句)
用"铁床铜柱"这种地狱酷刑的具象描写,展现邪淫的惨烈报应。"岌岌""赫赫"这些叠词让刑罚显得更迫在眉睫,"红烂"的肉体描写极具视觉冲击力。这种写法类似现在的公益广告,用触目惊心的画面警示世人。

3. 灵魂叩问(最后1句)
在描绘完恐怖景象后突然转折,用反问句直指人心:既然知道后果这么可怕,为什么还不追求觉悟向善?这个发问就像一记警钟,让读者从对惩罚的恐惧,上升到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铁床铜柱"等具体意象代替说教,让人过目难忘
- 从警告到质问的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内心
- "红烂"等直白描写产生强烈的警示效果
- 最后一句突然转向精神层面,引发深度反思

这种劝善方式在今天依然有效,就像用交通事故现场照片教育司机遵守交规,先用震撼的画面引起重视,再引导人们思考安全驾驶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