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与一位名叫耿四娘的青楼女子分别时的复杂心情。
上片写离别前的场景和纠结。中午时分,越来溪上烟雾缭绕,暗示着离别的愁绪。作者心里很矛盾,既想走又想留。住得越久,越觉得离故乡遥远,但又不舍得放下酒杯——这里用"不肯放空酒杯"的细节,生动表现出借酒消愁、拖延离别的心理。
下片直接写离别时刻。又要匆匆告别他乡,最不忍心看对方皱起的眉头(翠眉峰指女子眉头)。最后三句用数字排比很有特色:三分春思是残留的柔情,两番幽梦指共同的美好回忆,一点秋风则暗示离别后的凄凉。这些数字由多到少,暗示感情从浓烈到消散的过程。
全词通过烟雾、酒杯、眉头等具体意象,把抽象的离愁别绪写得真实可感。特别是结尾的数字排比,既工整又含蓄,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想说又说不尽的惆怅。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