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心漫湖图
水心居士心如水,结庐独在水中沚。
浮鯈浴鹭与和光,简帙沉冥欣妙理。
枕席长涵烟雨飞,蒹葭影拂窗户里。
四涯望断绝来径,碧波澹荡涤氛滓。
漫湖逸人最清旷,一生浪迹五湖上。
陶朱曾挟西子游,欲蹑奇踪慕閒放。
荷叶时穿菱女舟,钓丝或偶渔父榜。
粪土黄金不足营,胸怀坐失具区壮。
萧萧尺幅谁为挥,依微远意出新机。
水中之庐湖外枻,客来览素壁,不辨是耶非。
浮鯈浴鹭与和光,简帙沉冥欣妙理。
枕席长涵烟雨飞,蒹葭影拂窗户里。
四涯望断绝来径,碧波澹荡涤氛滓。
漫湖逸人最清旷,一生浪迹五湖上。
陶朱曾挟西子游,欲蹑奇踪慕閒放。
荷叶时穿菱女舟,钓丝或偶渔父榜。
粪土黄金不足营,胸怀坐失具区壮。
萧萧尺幅谁为挥,依微远意出新机。
水中之庐湖外枻,客来览素壁,不辨是耶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水边生活的闲适画面,表达了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隐士的生活环境(前八句):
诗人用"水心居士心如水"开篇,点明主人公像水一样纯净淡泊。他住在水中孤岛上,周围有鱼儿游动、白鹭沐浴,每天读书思考,享受宁静。房屋被烟雨笼罩,芦苇的影子映在窗上,四周没有外人打扰,碧波洗涤着尘世的烦扰。这部分用自然景物烘托出隐士超脱尘世的形象。
2. 隐士的生活态度(中间八句):
诗人把这位隐士比作漫游五湖的范蠡(陶朱公),说他像范蠡带着西施泛舟一样追求自由。他时而乘采菱女的船穿过荷叶,时而和渔父一起垂钓,把金钱看作粪土,只在乎太湖(具区)的壮阔景色。这部分通过历史典故和日常活动,展现隐士不慕名利、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3. 画作的精妙(最后四句):
诗人赞叹这幅画虽然尺幅不大,但构思新颖。画中的水边小屋和湖上小船若隐若现,客人来观赏时,甚至会分不清是画还是真实景象。这部分点明画作逼真传神,呼应前文对隐士生活的描写。
全诗通过"水"的意象贯穿始终,把隐士的心境、生活环境和画作艺术融为一体,传递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诗中"荷叶"、"钓丝"等日常景物和范蠡的典故,都让这种理想显得具体可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