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白莲社

晋室陵迟帝纪侵,群英晦迹匡山阴。
楼烦大士麾斋尾,十七高贤争扣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晋末年社会动荡时,一群文人隐士在庐山结社修行的场景。

前两句"晋室陵迟帝纪侵,群英晦迹匡山阴"说的是:晋朝政权衰败、法纪崩坏,许多有才华的人都躲到庐山北面隐居起来。这里用"陵迟"形容王朝像山坡一样缓缓衰落,"晦迹"指隐藏行踪。

后两句"楼烦大士麾斋尾,十七高贤争扣几"生动刻画了当时的场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楼烦大士)挥动拂尘主持法会,十七位高士都恭敬地围坐在矮桌前。这里的"麾斋尾"是挥动拂尘的意思,"扣几"是围坐案前的样子。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追求精神净土的画面。前两句写时代背景,后两句写具体场景,形成强烈对比。诗人用"群英""高贤"等词表达了对这些隐士的敬意,也暗含了对当时腐败政治的不满。

释怀悟

释怀悟,字瑞竹,俗姓崔。事见《乐邦文类》卷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