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行肇师在庐山栖贤寺过夜时的情景,充满了宁静、禅意和淡淡的羁旅情怀。
前两句写实景:寒夜里,冰瀑的冷气渗入僧房,两人围着火炉静静长谈。"寒侵室"和"静话长"形成冷暖对比,既写出山寺的清冷,又透出知交夜话的温暖。
中间四句转入精神层面:他们的谈话超脱凡俗,既有诗歌的雅致("诗心全大雅"),又参悟着佛门真谛("祖意会诸方")。"磬断危杉月"写寺院钟磬声在月下杉林间回荡,"灯残古塔霜"写佛灯映照着古塔上的寒霜,这两个画面既空灵又寂寥,充满禅意。
最后两句写漫漫长夜无眠,两人已约定继续前往衡阳。这里透露出僧人云游的漂泊感,但"又约"二字又带着对前路的期待。全诗在清冷中见温情,在静寂中藏生机,把修行者的生活写得既超脱又有人情味。
释惟凤
释惟凤,青城(今四川灌县)人(《清波杂志》卷一一)。号持正。九僧之一。有《风雅拾翠图》(《圣宋九僧诗·惟凤》条下),已佚。今录诗十五首。